两会报告大数据:法律顾问已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发布者石家庄法律顾问网 发布时间:2016-07-01 16:26:38 浏览次数:3752
在刚刚出炉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周强院长披露:2015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951.1万件,审结、执结1671.4万件,结案标的额4万亿元。同比分别上升24.7%、21.1%和54.5%”。
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数据表明: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
上述数据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一年一共67.7万亿,而地方各级法院结了4万亿的案子,也就是说全国经济总量中约有5.92%是经历了诉讼的。共计约5.92%的资金及资产脱离了正常的使用用途,纠缠在诉讼里。于国而言,诉讼冷冻资产的损失不可谓不惊人!DDP增长率6.9%,而地方各级法院受理案件增长率为24.7%。冷冻资产增长趋势不可谓不骇人!
对企业和个人而言,如果一个案件最少估算平均耗时三个月,则涉案资金及资产在至少25%的时间里处于诉讼冷冻状态,无法正常使用,价值损耗和机会损耗显而易见。
上述数据可以表明在过去的一年里更多企业和个人已身陷法律风险,或将身陷法律风险。于企业而言,是其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在经济下行的严酷市场之下被放大,最终体现为法律风险,甚至对簿公堂。
上述数据提醒我们:在经济下行的宏观面之下,企业更应该关心如何更加谨慎地进行经营决策,避免坠入法律风险和争诉的困境。换言之,谁避免陷入法律风险,谁就多拥有了25%的可用资产,成为竞争的优胜者。面对危局,在经营决策中借助法律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就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这种局面,企业和商事主体身边有个法律顾问就是最重要的措施。说到律师,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不到诉讼的地步,无需律师出场。而企业内部法律顾问,则被用来审查合同、处理文件,其功能类似文员,他们的法律专业技能很难被用于企业发展战略筹划中。然而,法律人的天职其实包括了诉讼和预防诉讼(无讼)两个方面。
《论语 颜渊》有云:“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中国由古至今,追求无讼才是理想境界,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视日常的非诉业务功能,使法律风险化解于未然,必将增强企业核心的竞争力。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重视日常工作的法律审查先行,那么无疑会比同行业者面对更小的法律风险,拥有更多的营运资金,更多的运营机会。可以肯定,与其支出诉讼代理费,不如付给您的律师法律顾问费,后者的性价比更优。
企业发展,法律顾问先行,两者形成更融洽的合作,这就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